第152章 新屋落成

尽管师傅们加班加点,但是选定的日子距离霜降太近,所以摘茶籽时,新火屋的修建仍然还没有完成。

今年,大妹几杨桃出去学裁缝、细妹几没有放假,修火屋还要一个人招待茶饭,人手就不如之前充裕。

为了两边都不耽误,晚上,杨有光叫来大儿子一家,商讨茶籽采摘的事情。

这时候,晚上的气温日渐寒凉起来。一家人围坐在火煻边,一边烤着火、一边商量着分工的事情。

“我看今年就这样,刘霞你白天就把香香带上来,招呼一下师傅们的茶饭,我就和你爹他们去摘茶籽。”向安望向刘霞开口说道。

虽说摘茶籽很辛苦,但是留在家中也并不就一定轻松。

刘霞除了招呼小孩之外,需要将自家牲畜喂了后,再到公婆家,给修火屋的师傅们做一日三餐、喂食牲畜。

“嗯,好的。不过,师傅们的茶饭我以前没招待过,什么标准还得娘再细细交待一下。”刘霞也知道,这是目前最为合理的安排,于是直接点头应了下来。

向安听她如此说,直接宽慰道:“你放开手脚做就行了,这也没什么的,反正要有个荤菜,这样干活才有劲。”

刘霞连连点头,表示自己有认真听进去。

这时杨旺开口说道:“娘,师傅砌灶的时候,怕是还得要你在场了。这里面有些什么要避开的,刘霞她也搞不清楚。”

灶是农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设施,除了要满足实用之外,还要符合一定的风俗。

首先,灶台的高度就要根据做饭人的身高确定,太高或者太矮,都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不便。

同时,在照顾使用人身高之外,还要注意内部燃烧室的高度。

再者,便是确定用到的锅的数量和大小,以便师傅确定孔洞的尺寸和数量。

但是,除了这些实用的因素外,还有一些风俗上的讲究。

比如,灶不能砌在厨房中央,因为这样被认为会导致家人不稳定,对精神有压抑,会带来破财的灾难。

灶要靠墙而放,保证背后有靠,这样家人情绪稳定、身体健康。

不过,如果遇到经验老道的砌灶师傅,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主家确定相关要素,将这些都一一避开。

有些甚至会在此基础上,根据风水理论确定灶的方向。

而这些,年轻人对此没有了解,即便有师傅在,家中还是要有长者坐镇更好。

向安自然是知道这些的,便直接说道:“砌灶的时候,我会跟师傅都定好的。刘霞就管做茶饭就好了。万一有什么,我挑茶籽回来的时候也能看到。”

“行,那大家就加把劲,争取在火屋落成前,把茶籽给摘完了!”分工已经确定,杨有光不忘给大家鼓劲。

如此,半个多月后,茶籽摘完,新的火屋也完工修好了。不少男女老少,聚集在杨满家新火屋前的空地上。

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响,杨有光爬上新火屋的屋顶,站在上面,朝下面抛洒着糖果。人群立马沸腾起来,纷纷去抢拾糖果去了。

这是当地房屋竣工后特有的一道仪式,抛洒的糖果越多代表着这家人越富有,过来捡拾糖果的人越多,代表人气越旺。

这之后,便是祭拜灶王爷,宴请修建火屋的师傅们以及亲朋好友,这也就是所谓的“温锅”。